為什么美國打壓華為,中國不打壓蘋果?在于對方的貢獻和可替代性
按照最新的數據,2022年4季度,蘋果成為了全球市場的第一名,也成為了中國市場的第一名。而反觀華為,在2022年4季度,跌出了中國前5,跌出了全球前5。
于是很多人鳴不平,稱蘋果可以在中國暢通無阻,而華為則被美國打壓,最終導致2022年手機下滑,跌落神壇,為何我們不打壓蘋果,還讓蘋果在中國成為了第一名?
事實上,打壓不打壓對方,主要看對方對乙方的貢獻和可替代性,如果對方對自己的貢獻比較大,打壓對方,讓自己損失更大,肯定不會打壓。如果對方對自己的貢獻沒有那么大,且對方是可替代的,那當然是想打壓就打壓。
對于美國而言,華為的貢獻主要是作為大買家,從美國眾多的企業那采購芯片、軟件、服務等,或者為美國的運營商提供4G/5G服務這些。
但是這些是可以替代的,比如運營商不找華為,可以找諾基亞、愛立信提供4G/5G設備、服務等。
再如果華為不從intel、高通、美光這采購芯片,華為的市場下滑了,但是蘋果、小米、三星等的市場會起來,一樣會從intel、高通、美光這采購芯片等產品,實際上對美國的企業損失并不會特別大。
畢竟華為又不在美國建廠,為美國提供的就業崗位也少,在美國也少納稅,所以美國可以打壓華為,因為對自己損失不大,反而對華為,對中國科技影響更大一些。
而我們看看蘋果,蘋果的Top200供應商中,中國廠商占了50%+,蘋果的的制造主要放在中國大陸,有上百萬的工人在為蘋果的制造而工作。
中國還有眾多的軟件企業,通過Appstore獲取自己的收益等,可以說蘋果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納了巨額的稅。
如果把蘋果逼走了,蘋果也許會受影響,比如把制造中心搬到越南、印度等地,會導致成本上升等,但國內就損失了上百萬的崗位,這個后果遠比打壓蘋果嚴重的多。
更何況們一直在努力的打造全球最好的營商環境,歡迎全球的巨頭來華發展,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基于這一點,我們就不能有這種“流氓行為”,所以我們才不打壓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