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圓的材料是砂子,但把砂子變成硅晶圓需要經過提純、融解、輥磨、切割、研磨、拋光,清洗等工序。其中硅元素的純度要高達99.9999999%(9個9以上)才行,甚至要達到13個9(99.99999999999%)。
所以別小看了把砂子變成硅晶圓這個過程,工藝也是非常復雜的。
而中國大陸半導體起步相對于美國、中國臺灣、日本、韓國要晚一些,所以在硅晶圓上,也落后一些,所以硅晶圓一直靠進口。
目前,12吋硅晶圓的市場仍大多被韓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占據。而中國大陸的硅晶圓廠商則以8吋硅晶圓的生產為主。
從2018年到2022年,前6大廠商占領的市場份額合計高達95%,這個比例其它沒有太多波動,其余廠商僅占5%左右,而中國廠商的份額,明顯就不足5%了。
這6家廠商中,日本兩家企業——信越和勝高,擁有硅晶圓市場50%+的份額,占據半壁江山。
而國內有三家制造硅晶圓的上市企業,分別是滬硅產業、TCL中環(中環領先)與立昂微(金瑞泓),不過與上面這6家巨頭相比, 還差的有點遠。
目前,中國在努力的發展半導體產業,截至2021年,中國大陸共有73座晶圓代工廠,其月產能為350萬片(等效成8吋硅晶圓)。SEMI預測,中國大陸晶圓產能將于2026年達到25%的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位。
但晶圓生產都需要硅晶圓,一旦沒有材料,產能再大也沒有用,所以國產硅晶圓產業必須發展起來,特別是12寸晶圓,因為目前稍先進一點的工藝,都使用的是12寸晶圓,8寸晶圓使用越來越少了。
否則到時候芯片產能再大,別人不賣給你硅晶圓,那就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空有產能,空有技術,沒有材料,也造不出芯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