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半導體設備打破壟斷!我國光學顯示產業有望實現徹底反超
2023年4月,在長沙天心經開區天心軟件產業園,一臺國產光學直控離子濺射鍍膜機的揭幕引發業界關注。這臺設備打破了國外企業長期壟斷,突破了‘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國產離子濺射鍍膜機技術研發的重大突破。這項專業而深奧的新技術背后,面向著5G通訊、半導體等多個產業領域的巨大市場。
那么,真空蒸鍍機到底是什么設備?它又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我國真空鍍膜機被卡脖子
真空蒸鍍機通俗點來說就是一種制造屏幕面板的儀器,也是目前生產OLED屏幕必不可少的一個設備。它在啟動后,能在真空的條件下,對鍍膜的材料進行一定的加熱,讓屏幕的色彩和精度更高,從而提升屏幕面板的整體品質。而OLED屏是當今顯示屏、手機屏幕、電腦屏幕最主流的使用類型。
據相關資料顯示,從2019年到2022年,我國對OLED 屏幕的需要量從2.9億片上漲到了4.5億片。由此可見我們對生產OLED屏最重要的設備,真空蒸鍍機的需求也是相當大的。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在真空蒸鍍機領域都受制于人。因為真空蒸鍍機對技術要求很高,往往其中的一條真空生產線就有近百米長。
同時每個部分都要保證其產品的精準和準確度,這也是我國遲遲沒有攻克的技術難關,只能依賴于進口。
而真空蒸鍍機的所有技術基本都掌握在日本的佳能手中,他們通常會優先將生產的高空蒸鍍機出口到美英韓等國家。我國即使愿意出高價,最后往往也只能夠得到一兩臺機器。這對我國的華為、小米等對OLED 屏幕有需求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影響的。
之后,為了擺脫該項技術被國外“卡脖子”,我國加大了投資和研發力度。
打破國外壟斷,滿足萬億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制造業高速發展,真空鍍膜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國內各行業對真空鍍膜設備等需求都在不斷增加,行業規模不斷攀升。由于下游行業對真空鍍膜機的穩定需求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全球真空鍍膜機的消費量也呈現上升趨勢。
作為一家專注于紅外薄膜技術產業化的高科技公司,麓星光電由湖南大學、湖南光電集成創新研究院和湖南天環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創立,主營業務涵蓋光學薄膜、光電儀器和精密設備。公司研發生產的產品被廣泛應用到5G通訊、半導體、紅外探測、紅外激光和激光醫療等領域,并解決了我國在上述領域關鍵器件的技術瓶頸問題。
麓星光電總經理姜海介紹,公司與湖南大學經過兩年的艱苦攻關,解決離子濺射鍍膜機光控系統和集成難題,研制首臺可實現國產替代的設備,可以極大提高我國光學薄膜行業的水平,對帶動光電子行業發展、增強民族光學工業、光學薄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意義深遠。
目前,該公司生產的5G光通信波分復用濾光片LWDM和DWDM,滿足國內5G通信、大數據傳輸、無人駕駛等萬億市場需求。強激光鏡片損傷閾值達到萬瓦級別,用于航空發動機葉片、航空母艦甲板等高難度焊接工序。紅外帶通濾光片用于衛星遙感探測,產品已經應用于中國兵器集團紅外焦平面探測器中,波長控制精度在0.02um,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真空鍍膜發展趨勢
真空鍍膜在材料上的選擇較傳統鍍膜方式更加自由,最常用的有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化合物。目前,市場上用金屬鋁作為鍍膜材料的產品眾多,主要是因為金屬鋁具有較低的熔點并且能夠很好地對光進行反射,同時作為金屬,鋁還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能,延展性優良等優點,在鍍膜工程中,操作方便,對被鍍產品影響較小。高純度的鋁對比其他金屬單質來說,在價格上也比較低。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技術瓶頸的不斷突破,真空鍍膜技術也會不斷地變革更新,在未來會與微電子器件及納米技術等高科技相結合,形成一套相關的檢查方法和實用技術,而電子束蒸發源將會成為真空鍍膜技術中最常用的鍍膜材料加熱方法和發展趨勢……
在未來,隨著真空鍍膜技術的不斷推廣和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傾斜,真空鍍膜技術會歷久彌新,不斷改進,日趨完善,同時也會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全球PVD真空鍍膜設備市場規模241億元,預計未來持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接近31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