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投入創新高,利潤卻創新低,華為壓力依然非常大
前段時間,華為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的報表。說真的,一季度并不樂觀,數據顯示,一季度官1321億元,同比增長0.80%,凈利潤率為2.30%,達到近五年最低水平。
而按照這個來計算,可以算出一季度凈利潤約在30.38億元,同比下降46.10%。
孟晚舟解釋為何利潤低,有兩個原因,一是終端業務沒有好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研發投入增加,為什么研發投入增加,因為在打壓之下,華為要自研更多的產品,自然投入就多了。
而從第二個原因出發,我們來分析下華為最近5年的研發投入,以及由此產生的利潤,大家會發現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華為的研發投入越來越高,但利潤卻越來越低,這要看起來,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如上圖所示,2018年的時候,華為研發投入1015億元,但當年利潤有593億元,算下來利潤/研發投入,高達58%。
然后這個比例一路下滑,到2022年時,只有22%左右了,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已經只有7.5%了,只有原來的8分之一左右了。
2021年的數據,可能大家會覺得錯誤了,因為2021年華為報表中顯示,利潤 有1137億元的,為何我只寫了562億元,這里解釋一下,2020年底時,華為把榮耀賣掉了,2021年因此而收到了575億元左右,扣掉后就只有562億元了,在計算利潤/投入時,把這個減掉比較合理。
從這個圖,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因為打壓的原因,華為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錢來研發,支出變多了,自然利潤就不斷的下滑了。
但也因為打壓,雖然華為的研發投入越來越高,但卻沒有換來更多的利潤,畢竟研發短時間之內,并沒有結果,也未必能夠換來收益,也就是說研發投入產出比,相對于以前而言,變低了很多。
在遇到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的做法是減少研發,砍掉一些項目,減少支出,讓公司的利潤更多一點,可以多撐幾年,但華為卻相反,越是艱難的時候,越重視研發,要投入更多的錢來研發。
而成績也是顯著的,目前華為已經在操作系統、數據庫、ERP、元器件、EDA等等眾多方面實現了自研,絕不妥協,雖然業績越來越不好看,壓力越來越大,但后勁十足,基礎越來越扎實……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數據怎么看?我覺得目前華為的壓力還是相當大的,從表現上來看,苦日子確實還沒有過完,還需要艱苦奮斗一段時間才行,只有當什么時候研發投入高了,利潤也變高了,趨勢逆轉過來,才意味著華為的苦日子過完了。
但從內在來看,卻又不一樣,這么多錢投入下去,在這么多領域上實現了自研,量變就會引起質變,說不定哪天就真正的王者歸來了,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