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無法自研,國產ARM芯片,困在ARM劃的圈子里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有很多的芯片廠商,采用的是ARM的架構,比如華為麒麟、華為鯤鵬,飛騰、紫光展銳等等。
ARM有成熟的版本架構,比如V8、V9等,還有成熟的IP核,比如CPU、GPU、NPU等,基于ARM的授權,開發自己的芯片,再找一家代工廠來生產,確實造芯之路會容易很多。
但不得不說,選擇了ARM,也就被ARM困在它劃的圈子里了,很難脫離ARM的掌控。
ARM對外授權是很特殊的,每次只授權一代產品,比如ARMV8或者ARMV9,一代一代單獨買,不是說你有ARM授權,就可以無限制的使用ARM架構的。
同時,你也沒有權利在Arm指令集上通過刪刪改改、修修補補發展一套自己的架構,你基本上是被限制在授權的版本里的,V8就是V8,V9就是V9。
而一旦ARM升級一個新版,比如升級的V9不授權給你,V9版里面的眾多新功能,新特性,你就無法使用,一些新的CPU、GPU核也是與版本配套的,你也無法使用了。
比如V9相比于V8,升級了SVE2指令集,可以支持多倍128位運算,最多高達2048位,全面增強了機器學習、DSP信號處理等方面能力,CPU更是提升了30%的性能,對于物聯網、5G、AR/VR等都帶來了更大的性能提升。
如果你沒有購買V9版,這些特性就沒有,那么你能在V8版下,實現這些么?基本不可能的。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你買發動機,對方有3.0排量的新款,但只賣你2.0排量的舊款,然后你拿2.0排量的發動機回家,說我優化優化,這2.0排量的發動機,使用起來比3.0的還給力,你信么?
在以往,ARM這種授權模式,不過是讓你多付錢,還不是什么大問題,有錢就能買新版本,不用擔心。
但如今外部形勢緊張,ARM的V9版,已經不授權給部分中國企業了,未來還有V10、V11等版,不授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還有一些性能強的CPU核等,也不授權給中國企業了。
那么這些還停留在V8版本上的中國芯片企業怎么辦?永遠限制在ARM的V8版中了?怎么去與別人PK?怎么去與V9、V10、V11版的ARM芯片PK?
可見,使用ARM架構,再使用ARM的IP核,早期造芯確實是快很多,但后期基本上就困在ARM劃的圈子里,再也跳不出來了。
正常時期,還沒什么,但一到特殊時間,斷供、無法自研的麻煩就顯現出來了。所以,我們要么自研指令集,像龍芯、申威一樣,要么轉向RISC-V這種開源免費的指令集,否則ARM永遠會卡住大家的脖子,說斷供就斷供。
接下來看就國產ARM芯片廠商們,要如何選擇接下來的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