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蠻橫,不僅中國推動芯片自主發展,它的小弟也尋求自立
美國在芯片行業的做法可謂蠻橫,不過它這種霸道行徑也正造成它所沒有想到的后果,如今中國芯片正力求自主發展,擺脫美國的芯片技術體系,日前再有消息指它的小弟也開始大力投資芯片,有意擺脫美國的控制。
美國的蠻橫由來已久,在中國芯片之前,美國就曾對日本芯片產業施加壓力。1990年代之前日本曾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近五成,這讓美國深感威脅,在美國的諸多壓力之下,日本芯片產業迅速衰落,到如今日本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僅剩下一成左右。
美國壓制了日本的芯片產業之后,鞏固了它在全球芯片市場的領導地位,也成功抬起了韓國和中國臺灣的芯片產業,近幾年隨著中國芯片產業的興起,美國又一次施加類似的手段,試圖打壓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
然而中國芯片行業并未因美國的打壓而止步,美國限制臺積電等為中國芯片代工,中國就積極發展芯片制造,3年多時間中國的芯片產能就從全球前五之外提升至全球第三,芯片產能已超過美國。
美國試圖從芯片架構限制中國芯片,阻止ARM對一些中國芯片企業授權,中國芯片行業就發展起了RISC-V和loongarch等芯片架構,其中loongarch是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芯片架構,由此奠定了中國芯片自主的技術體系。
眼見著中國芯片的成績,韓國芯片也不甘落后,日前消息指韓國計劃大舉支持國內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希望增強它的芯片、面板、電池等產業的競爭力,其中芯片的投資額度非常高,預計高達數千億美元,總投資額與美國對芯片產業的支持力度差不多。
韓國擁有全球最強的存儲芯片產業,韓國兩大存儲芯片企業占有DRAM市場近七成的市場份額,NAND flash市場的份額則有五成多,韓國三星更與臺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工藝,這都是韓國在芯片行業的強大競爭優勢。
韓國此舉除了是應對中國芯片和美國芯片的競爭之外,還因為擔憂它會步當年日本芯片產業的后塵,擔憂美國再度大舉發展芯片產業之后,被美國采取各種措施壓制,此前日本在光刻膠方面停供就讓韓國芯片業界認識到依賴韓國以外的芯片供應鏈存在安全風險,如今韓國大舉投資芯片,應該就是希望打造自己的芯片產業鏈,避免類似的風險。
其實韓國此舉順應了當下全球芯片的潮流,不僅中國在加速發展芯片產業,日本和歐洲都已積極重振芯片產業,它們都已從美國的蠻橫做法中看到全球芯片供應鏈的風險,一旦不順從美國的意愿,美國就會以芯片技術優勢加以遏制,這都促使它們為了自家的產業安全而振興芯片產業。
恐怕美國自己也沒有想到,它對中國的做法竟然引發如此大的連鎖反應,諸多曾對它唯命是從的小弟如今都開始有了別樣心思,如此情況下美國試圖再度取得芯片霸權的圖謀或將在諸多經濟體的共同圍攻下而破滅,而中國芯片已先行一步反而成為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