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過剩進一步加劇?外媒:自作自受
分析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芯片供給過剩將進一步加劇,預計今年全球芯片市場衰退將超過兩成,芯片行業為了銷售芯片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而中國市場將是它們繞不開的最大市場。
2022年美國芯片行業衰退嚴重,諸多美國芯片企業都出現庫存高企、業績衰退的現象,導致美國芯片企業的市值損失近2萬億美元,然而這并非谷底,預計今年全球芯片行業將進一步衰退,而美系芯片將遭受更大的損失。
早前分析機構給出今年一季度全球芯片行業的預測,預測美光、Intel、NVIDIA等美國芯片企業分別衰退51%、40%、22%,其他美國芯片企業也將伴隨衰退,衰退幅度較2022年Q4進一步擴大。
給美國芯片企業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在于當下全球芯片行業供給過剩,不僅銷量在下滑,芯片價格也在下跌,量價齊跌的情況下,美國芯片企業自然損失慘重,如今美國芯片企業已紛紛裁員降薪,以確保資金鏈安全。
面對如此窘境,美國芯片行業欲扭轉窘境,唯有寄望中國市場,Intel已表示希望今年下半年中國增加芯片采購量扭轉它虧損的業績,NVIDIA也專門為中國定制芯片繞開美國的芯片規則。
中國芯片市場如此重要,在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采購國,2022年中國采購的芯片金額超過4000億元,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超過六成,可以說誰能從中國市場取得更多收入,誰就能在這個芯片寒冬中生存下去。
美國芯片企業顯然深刻認識到這個問題,為此美國芯片才想方設法對中國銷售芯片,除了為中國市場定制芯片之外,美國芯片還大幅降低了芯片售價,部分美國芯片的價格從此前的200元一顆跌至20元一顆,超實惠的價格就是希望中國買多點芯片,幫助它們清理庫存。
相比起美國芯片行業積極向中國示好,美國方面卻逆勢而行,不斷加大芯片限制力度,如此做只會讓美國芯片蒙受更大的損失,美國富豪比爾蓋茨就再次強調,限制美國芯片對中國的銷售只會導致美國芯片行業蒙受更大的損失,失去更多芯片行業就業機會。
面對美國的持續發難,中國芯片行業并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利用各種方法打破局面,中國芯片產業鏈在芯片制造多個環節推進,除了光刻機之外,其他環節都逐漸實現了自給自足;在存儲芯片、模擬芯片、GPU芯片行業打破空白,滿足了國內制造業對芯片的需求。
中國芯片的自給率已超過三成,隨著國產芯片自給率的提升,2022年中國的芯片進口量減少了15%,今年前2個月芯片進口量進一步減少了26.5%,中國進口的芯片持續減少是導致美國芯片行業持續衰退的原因。
到了如今這樣的環境,美國芯片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祈求中國購買更多芯片,而不是一再給中國購買芯片制造障礙,韓國就很明顯表達了如此態度,由于韓國芯片出口大跌,韓國高官出訪中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希望中國購買更多韓國芯片,這是值得美國反思的,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只會進一步加劇美國芯片行業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