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傳聞不斷:光刻膠后是光刻機,這些企業這樣說
3月9日,A股光刻膠板塊繼續維持強勢,其中容大感光連續兩個交易日“20CM”漲停。
光刻膠板塊的強勢,與此前日本光刻膠企業“斷供”的傳聞有關。而近日,ASML在DUV光刻機上也對中國實施了新的出口管制,一時間中美芯片博弈又再硝煙彌漫。
光刻膠板塊連日大漲
本次光刻膠板塊的走強,來源于一則傳聞和一個調研記錄。3月7日晚間,容大感光在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公司的干膜光刻膠、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等產品已經面向市場實現了批量銷售,其中部分產品已進入核心客戶的供應鏈體系。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有傳聞稱,日本某光刻膠大廠已經執行美國“實體清單”的限制要求,對中國大陸某存儲晶圓廠斷供了KrF光刻膠。不過,目前該消息并沒有得到明確的證實。
受此影響,光刻膠板塊開始大幅拉升。除容大感光連續兩日漲停外,南大光電、晶瑞電材、上海新陽等股票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本次光刻膠板塊大漲,是否涉及市場炒作引起行業人士關注。針對市場上的關注,多家相關企業進行了表態。上海新陽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光刻膠業務目前整體沒有形成太多規模化的銷售。
而南大光電則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光刻膠已經通過了2家公司驗證,其中ArF光刻膠驗證通常需要18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而容大感光在公告中提到,公司目前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的收入大致相當,2022年1-9月,干膜光刻膠的收入是923.37萬元,公司已具備干膜光刻膠的配方及生產技術,但尚未建設好與之配套的生產廠房及生產線,目前公司干膜光刻膠主要生產環節采用外協加工的模式,其產能受限于合作的外協加工廠商。
2022年前三季度,容大感光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41億元和3338萬元。而截至3月9日收盤,容大感光的動態市盈率高達158倍。
荷蘭、日本或相繼出手
光刻膠在芯片制造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影響集成電路的性能、成品率以及可靠性。光刻膠品類繁多,其中KrF、ArF光刻膠主要用于先進芯片制程當中。高分辨率的KrF和ArF光刻膠核心技術亦基本被日本和美國企業所壟斷,產品絕大多數出自日本和美國公司,如陶氏化學、JSR株式會社、信越化學、東京應化工業、Fujifilm,以及韓國東進等企業。
日本在光刻膠上對別國“卡脖子”早有先例。2019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對韓國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氟聚醯亞胺三項高科技材料實施出口限制。而隨著近日韓國對日態度的軟化,日本官方宣布,將“盡快”協商,解除對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令。
日本“斷供”光刻膠傳聞的背后,是美國聯合其盟友逐步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現實。
當地時間3月8日,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將對包括“最先進”的深紫外光刻機(DUV)在內的特定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管制。
這意味著,荷蘭方面已將光刻機出口管制的范圍,由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擴大到了DUV。ASML表示,新的出口管制,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浸沒式DUV,而只是針對“最先進的”。
不過,ASML也提及,公司仍未收到關于”最先進”的確切定義指南。
對于DUV的出口管制,中芯國際在3月9日對外表示,暫并未收到相關通知。
另外,路透社援引國外消息人士稱,日本最快也將于本周發布最新芯片設備出口政策。如傳聞屬實,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光刻膠、光刻機設備等領域又將面臨更艱辛的“突圍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