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不斷,行業“遇冷”,存儲大廠如何過冬?
三星電子的2022年并不順利。
從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三星電子的營業利潤出現下滑,第四季度數據更顯慘烈。數據顯示,三星電子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為4.3061萬億韓元,同比下降68.95%,環比下降60.28%;同樣銷售額也出現下跌,同比降低8%至70.46萬億韓元。
無獨有偶,全年的營業利潤也受到重創。2022年全年,三星電子實現營業利潤43.38萬億韓元,較2021年的51.63萬億韓元相比,同比下降15.99%。但銷售額數據還算可觀,較2021年的279.6萬億韓元,增長8.09%至302.23萬億韓元。
結合具體業務來看,在第四季度,通常占三星電子營業利潤約70%的DS業務(即半導體事業部,包含三星存儲、代工、大規模集成電路業務),其銷售額為20.07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2700億韓元,與2021年第四季度8.84萬億韓元的營業利潤相比下降了97%。根據近期芯片制造商所發布的財報數據,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的跌幅是最顯著的。
作為全球最大的NAND與DRAM芯片生產商,三星電子近期的財務表現,第四季度存儲業務同比下降了38%,也透露出存儲行業的遇冷的訊息。
通信行業資深分析師孫永杰告訴DoNews,三星電子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出現下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安粌H是存儲行業,而是整個科技行業全下滑。在客觀市場因素的影響下,市場需求減弱,在厲害的企業也扛不住。存儲芯片是半導體行業中最基礎的,市場供需也會最先反映在芯片的出貨量上,如服務器離不開存儲,隨著云計算廠商的業務放緩,也會間接使存儲芯片需求減弱。”
但這種狀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結合過往經驗來看,存儲芯片行業遇冷呈現周期性變化,上一次“遇冷”還是在2019年左右。而面對此次市場行情,“2023年下半年會出現轉好”似乎達成了共識。不僅三星電子預計下半年市場需求開始復蘇,高通也預計稱“有大量未使用零件庫存的客戶,將在今年年中左右結束庫存削減工作,在下半年恢復更可預測的訂單模式?!?/span>
大環境使然 難獨善其身
事實上,三星電子營業利潤的下降,從第三季度財報中便能看出窺出一二。
作為主營的半導體業務,在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為5.12萬億韓元,環比降低48.7%,再到第四季度環比下滑94.7%。此外,三星電子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還將相應下降。
造成業績下滑的原因無外乎存儲半導體價格下滑和系統半導體庫存創下新高等。
具體來看,針對DRAM,原因在于因經濟不確定性和客戶對庫存削減的立場保持不變,服務器的需求受到限制,還有移動和PC需求的疲軟;NAND,則是由于客戶的庫存調整,對服務器SSD的需求有些停滯不前。同時,由于庫存調整導致銷售疲軟和主要組件銷售額下降,也導致系統LSI業務收益下降。
身為“存儲一哥”的三星電子,也是行業的縮影。
同為存儲行業的SK海力士,在2022年第四季度營業虧損1.7萬億韓元,營業虧損率22%;美光科技在2023財年第一季度中,營收同比下降了47%至40.9億美元。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報告稱,2023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同比減少4.1%,降至5565億美元。而2023年降幅最大的是市場規模占比兩成多的存儲芯片,預計將比2022年減少17%。
為應對市場變化,通過減產、降價成為企業自救的方式。去年9月底鎧俠就宣布,旗下位于日本的兩座位NAND閃存工廠從2022年10月開始晶圓生產量將減少約30%。同年11月份美光科技宣布,將所有DRAM和NAND晶圓產量減少約20%(與截至9月1日的2022 財年第四財季相比)。SK海力士也曾在發布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時定下減產基調,今后將圍繞收益較低的存儲產品進行減產。
雖然目前三星電子尚未明確表明存在減產舉措,但業界預測,三星可能會加入到減產行列中,以應對價格下跌和供過于求的局面。
存儲大廠如何過冬?
市場風云變幻,這場寒流正在持續影響著國際芯片巨頭。
在上述背景和趨勢之下,直接推動了存儲芯片大廠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數據、鎧俠等多家頭部存儲芯片供應商相繼宣布減產,并減少2023年資本支出,避免供應過剩現象加劇。
SK海力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于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我們將繼續減少投資和成本,同時通過優先考慮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市場來盡量減少經濟衰退的影響?!痹摴具€補充稱將專注于提高設備效率。
在資本支出方面,SK海力士在去年10月發布財報時表示,2023年的資本支出規模將維持與去年的19萬億韓元相比減少50%以上的基調。但是SK海力士將計劃持續投資DDR5/LPDDR5、HBM3等主力產品的量產和未來高成長領域。
美光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所有客戶都在削減訂單,未來的存儲芯片需求和公司經營將面臨更嚴重的困難,美光正在采取果斷行動來削減供應和開支。
其中,美光2023財年資本支出將下調至70億美元至75億美元之間。預計2023財年晶圓廠設備將同比下降超過50%。產能方面,美光DRAM和NAND的晶圓開工量減少了約20%。
值得注意的是,美光還宣布擬通過自愿減員和裁員相結合的方式,在2023年裁員約10%。公開信息顯示,美光約有4.8萬名員工,此次裁員10%意味著將近5000人受到影響。此外,美光還表示將暫停2023年獎金發放。
除了資本和產能上的削減以外,美光在先進工藝上的進展也開始放緩。先進技術方面,美光決定放慢1β生產速度,1γ也將延遲至2025年推出,同時下一個超過232層的NAND節點也將推遲。
鑒于迫切的市場壓力,西部數據宣布1月開始降低30%的晶圓產量,將延后下一座NAND工廠的建廠時間。近日,西部數據再次宣布將進一步縮減設備投資和生產,在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下調2023財年總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這一數字比2022年10月第三季度收益電話會議上披露的27億美元下降了14.8%。與2022年8月公布32億美元相比,減少了28.12%。
西部數據重要合作伙伴鎧俠此前也對外表示旗下位于日本的兩座NAND閃存工廠從10月開始晶圓生產量將減少約30%,以應對市場變化。這也是自前身東芝2012年實施減產以來最大的減產規模。
還有消息稱,鎧俠與西部數據正在推進合并事項,以應對當下存儲市場艱難的情況。在市場進入下行周期之時,強強合并或許是擴大自身在行業領先優勢的機會。有消息稱兩家將在9月中旬達成相關協議,預計交易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兩者的合并也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一NAND Flash和HDD供應的企業合二為一,這將讓存儲市場迎來新格局。
中國臺灣內存廠商方面,華邦電子減產約25%,旺宏則表示在2022Q4減產20%-25%。目前已經有半導體設備商收到通知,與原定的數量相比,存儲廠商削減了部分設備訂單。
可以看到,不少存儲廠商在下滑乃至面臨虧損的壓力下,正在采取減產、降低開支等方式以降低虧損。然而,在整體市場不明朗、各大廠商持續收緊投資的情況下,三星電子仍計劃將2023年的資本支出保持與2022年相同的水平。此舉恐進一步令芯片價格承壓。
三星電子在財報中表示,計劃擴大產能儲備以滿足服務器與PC對DDR5內存的需求,同時積極響應移動端LPDDR5X等產品的需求,著眼于中長期市場規劃和需求。
寫在最后
綜合來看,由于市場需求疲弱,存儲芯片原廠庫存壓力持續。
資料顯示,截止2022年三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占據了96%左右的DRAM份額;在2022年三季度的NAND Flash市場上,三星、鎧俠、西部數據、海力士、美光占據了超過95%的市場。
為避免DRAM產品再大幅跌價,多家供應商已開始積極減產,預估2023年第一季DRAM價格跌幅可因此收斂至13%-18%,但仍不見下行周期的終點。
NAND Flash存儲器方面,歷經2022下半年劇烈跌價,促使供應商積極減產,加上NAND Flash Wafer已接近現金成本,且相較DRAM具有較高的價格彈性,預計NAND Flash價格下行周期會較DRAM提前終止。
從需求端看,終端市場對存儲芯片的渴求開始回落,加上不少企業囤貨,業內預計高庫存將在今年二季度緩和,不過也有分析指出庫存緩解和半導體復蘇的時點可能晚于預期,下半年供需平衡仍需綜合的動態觀察。
放眼2023年,TrendForce預估今年DRAM供給成長率僅來到10.6%、NAND Flash供應增長也下修至20.6%,低于往年增幅??梢娫瓘S對于產出相當謹慎與保守,也讓今年下半年市場有機會呈現跌幅收斂走勢。
無論如何,2023年的存儲產業也將是極具挑戰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