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企業押注RISC-V架構,它也是美國的,會被斷供么?
2019年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說:“在CPU領域,未來將形成英特爾(x86)、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事實證明,倪老還是相當有遠見的,如今RISC-V發展得如火如荼,特別是中國芯片廠商,紛紛押注RISC-V架構,極大的促進了RISC-V生態的繁榮。
比如阿里已經推出了各種各樣的RISC-V芯片,可以用于PC、手機、服務器、AI、物聯網等領域,從低功耗的芯片,再到高性能計算的芯片,全面覆蓋了。
同時谷歌也正式表態,安卓系統也要支持RISC-V芯片,再加上Linux系統已經支持RISC-V芯片,可以預見未來RISC-V芯片,與ARM、X86架構三分天下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不過,也有人表示,目前雖然中國芯片廠商在RISC-V架構上表現給力,但RISC-V架構雖然是開源免費的,但也是美國的,會不會被禁用呢?
RISC-V架構是2010年始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從美國起源的,但許多貢獻者是該大學以外的志愿者和行業工作者。
并且RISC-V指令集是開源的,也就是說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許任何人設計、制造和銷售RISC-V芯片和軟件。
同時,目前RISC-V基金會已經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轉移到瑞士工作,它不屬于任何公司,目前有70多個國家3000多家企業入駐,國際RISC-V基金會80%以上最高會員均為中國企業。
且RISC-V指令集,經過眾多機構的不斷完善補充,已經是屬于所有的有貢獻的開發者,這些開發者遍布全球,數量眾多,沒有誰能夠將其私有,也不再屬于美國。
所以它就像Linux內核一樣,全球任何人和機構,可以基于任何目的來使用它,不會被限制。
所以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擔心RISC-V架構也會被斷供的問題,就像美國不可能斷供linux一樣,大家就沒必要擔心斷供的問題了。
而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中國芯片廠商押注的原因,像華為、阿里巴巴、紫光展銳、中興通訊、中科院等都在研發RISC-V芯片,估計這么多巨頭的參與,也會讓RISC-V架構迅速的成長起來,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