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美國從EDA、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光刻機、人才等方面進行全面打壓,目標明確,目的明顯。
當然,這樣的打壓,確實對中國芯影響巨大,因為美國掌握著全球的EDA、半導體設備、IP等核心科技,一旦不準先進的產品賣到中國,中國要提升工藝,確實困難重重。
不過大家也不必太過于擔心,雖然先進工藝很重要,但中芯已經實現了14nm工藝,這個工藝并不算太落后。
畢竟按照機構的數據,28nm+的芯片,都占了全球75%以上的份額,也就代表著中芯至少可以生產全球75%以上的芯片,還擔心什么?
如上圖所示,預計2022年28nm及以上的芯片占比為77%,到2023年時,28nm及以上的芯片占比為75%,到2024年時,還占比高達76%。
目前真正用到14nm以下工藝的芯片,其實也就CPU、GPU、手機Soc這三大塊,還有一些AI芯片。
而這些芯片,也并不是對中國完全禁運,像CPU、GPU、手機Soc、AI等,大部分還是可以買到的,只是要為此付出大量金錢而已。
而像汽車芯片、工控芯片、物聯網芯片,還有各種電子產品使用的芯片,大多還是28nm、40nm甚至65nm等,我們均能夠制造。
對于國內的晶圓企業而言,先把14nm及以上工藝的產能提升上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先滿足了成熟工藝,再立足成熟工藝,想辦法突破先進工藝,這個最為可靠。
同時,目前國內也在想辦法研發新材料、新技術,以及一些新的封裝技術,在工藝不提升的情況下,也能夠提升性能,縮短與國外先進芯片的差距。
所以大家真的不用擔心,目前全球也就僅有韓國、中國臺灣、美國、中國大陸這么地區能夠搞定14nm工藝,我們的技術已經比較領先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往前,一定會突破的,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