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說全球化幾近死亡,自由貿易也快了,背后是什么信號?
北京時間12月7日,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工廠進行上機儀式。
這個儀式上,美國的政客,臺積電的高管,還有蘋果庫克等臺積電的大客戶,都到現場慶祝。
而91歲的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也發了言,他表示,全球化幾近死亡,自由貿易也快了……
很多人對他說的這一句話,并不在意,反而感興趣的是他說他從創辦臺積電時,就想在美國設廠,如今夢想實現了,進而推測出其它的意思。
但我認為,其它的其實并不重要,每一個合格的領導人,都有“見人和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而他說的“全球化幾近死亡,自由貿易也快了”,反而背后有著重要的信號,我們應該深思。
我們知道半導體產業鏈,自誕生之日起,一直就是全球一體化,因為半導體產業鏈太長了,上游有EDA、IP、材料、設備等等。
而中游有晶圓廠、封測廠等等,下游再有各大IC廠商,再接著是各電子產品廠商,最后制造成產品,再賣到消費者手中。
這個產業鏈是遍布全球的,可以說目前其實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集合全了整個產業鏈,大家都是你依賴我,我依賴你。
但是現在因為美國的干預,這個全球化被打斷了,就這導致很多國家和地區,要考慮獨立自主性了,免得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因為整個產業鏈上,美國技術最為先進,同時話語權也最大,所以美國會揮舞著大棒制裁全球,進而所以導致全球的自由貿易也快要死了。
而這也是臺積電為何到美國設廠的原因,就是不敢違背美國的意志,畢竟臺積電依賴于美國的技術、設備,營收中更是有65%來自于美國。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要想去建立屬于自己的完整的產業鏈,這樣才不會被美國卡脖子,同時也不要幻想可以從美國買到最新的技術、設備等,這有點困難。
另外就是,不僅是中國,全球可能都在想獨立自主,這樣會導致產業鏈不斷的重復建設,一旦某一天又恢復全球化了,競爭將會異常激烈,很可能會倒掉一大片。
所以當前的半導體形勢,非常復雜,機會很多,風險也非常大,但總而言之就是靠人不如靠自己,一定要自己強大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