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堅持的,且被大家瞧不起的5G毫米波,要翻身了?
眾所周知,5G標準中,5G的頻率有兩段,一段是Sub-6,頻率范圍在6GHz以下,大家習慣稱之為厘米波,還有一段是頻率超過25GHz的頻率,大家習慣稱之為毫米波。
在5G技術之爭中,美國堅持使用毫米波,且在5G建設中,美國也堅持使用毫米波,而在美國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大家主要使用厘米波,中國也主要使用厘米波。
很多人認為,美國堅持的,我們就要反對;還有基于高通支持的技術,我們就要反對,以及基于華為也沒主推毫米波,所以一直以來,國內的網友是各種吐槽毫米波,覺得吐槽毫米波就是政治正確一樣。
很多人將毫米波的缺點是無限放大,比如傳播距離短,衰減大,一片樹葉,一個人就擋住了5G信號等。而將毫米波的優點就選擇性的無視,比如頻譜資源無限,同時方向性好,速度快,延遲低、容量大等,這些優點是視而不見。
不過隨著5G進入深水區,不管大家吐槽不吐槽毫米波,它終于還是來了,并且越來越火起來了,目前全球主流的運營商,都開始慢慢在5G中使用毫米波了,國內三大運營商也不例外。
為何會這樣呢?前期大家為了5G的快速覆蓋,選擇了厘米波這種波長長的信號,這樣基站的間距大,距離遠,成本低一些。
但當基礎覆蓋完成了,需要更加精細化的運營時,毫米波的用處就體現出來了。
比如在隧道中,使用毫米波,可以使信號的方向集中,只覆蓋于隧道這一條線,不往外擴散。比如在體育場館中,使用毫米波,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可以同時滿足更多的網絡需求。
比如在高清轉播時,使用毫米波,可以更快的傳輸數據,再比如遠程工業操作時,毫米波時延低,不至于影響到工業場景。
還有6G技術,必須要用到5G毫米波,這是一個繞不過的技術。
所以,現在毫米波越來越火了,越來越多的場景需要毫米波,也使用上了毫米波,不知道當初吐槽毫米波的網友們,現在感覺如何?
事實上對于任何一種技術,在看到它的缺點時,也要正視它的優點,不能因為美國使用它,高通使用它,就覺得必須反對,就必須拒絕,這是一個很蠢的行為,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