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部門明確光伏和風力的發電補貼認定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Z部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布了《關于明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認定有關政策解釋的通知》,就補貼核查中存在諸多疑義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說明,包括部分特殊光伏、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的確定、納入補貼項目容量的認定以及項目備案容量的認定標準等。
1.部分特殊光伏項目上網電價:分批并網、分批定價,價低為準 對于行業最為關心的電價認定,文件從三種項目類型進行了說明。 (一)對于已履行核準(備案)變更程序分批次并網的項目,按每批次全容量并網的實際時間分別確定上網電價,且分批次變更程序的時間不得晚于項目全容量并網的時間。 (二)對于各省組織開展的競爭性配置光伏項目(光伏領跑者項目除外),如在競爭性配置政策中有價格與項目全容量并網時對應的電價政策明確的價格中較低者。 (三)對于光伏發電領跑技術基地項目,若競爭性配置政策中有具體并網時間要求和對應電價要求的,按要求進行;如無相關要求,上網電價則執行招標電價(即競爭確定電價)與項目全容量并網時對應的電價政策明確的價格中較低者。
2.納入補貼項目容量認定:取最小值確定,超發需按比例核減補貼 關于納入補貼的光伏項目容量的認定上,文件明確納入補貼范圍的“項目容量”按照納入國家補貼范圍的規模、備案容量和實際并網容量三者最小值確定,實際并網容量超過納入國家補貼范圍規模與備案容量中較低者的部分,需按比例核減補貼資金。其中,實際并網容量不得高于備案容量的103%;若實際并網容量低于備案容量,項目須履行備案容量變更或分批次并網變更程序,否則按照國務院令第673號有關規定對企業進行處理。 風電方面,納入補貼范圍的“項目容量”以核準時確定的容量為準,允許存在一定偏差,偏差不超過單臺額定功率最小機組的容量。項目實際并網容量小于核準容量的,納入補貼的容量以實際并網為準;實際并網容量超過核準容量的部分,需按比例核減補貼資金。 3.光伏備案容量:兩種認定標準 根據文件,依照《光伏發電系統能效規范》,備案容量指交流側容量。若備案機關無特殊說明,備案容量按交流側容量認定,需核查逆變器、無需核查項目容配比;若備案文件中裝機規模的單位是“MWp”,備案容量按直流側容量認定,應核查組件安裝容量。
4.風電項目超出規劃的認定 文件對《國家能源局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說明: 其一,2019、2020年各省級區域新增需國家補貼的風電建設項目規模受本省級區域2020年規劃并網目標約束; 其二,文件中“對應納入年度規模管理的發電項目,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必須嚴格按當年下達的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組織建設”,適用對象為實施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項目,即31號文件附件2各省份2017-2020年度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為約束性指標(不含備注中明確的分布式發電項目、村級扶貧電站、跨省跨區輸電通道配套建設的光伏電站); 其三,2017、2018年風電新增建設規模為初步規模,預警結果為綠色的區域可在實際建設中自行調整,不作為申請補貼規模的限額。 5.建設時間跨度大的風電項目電價認定 文件規定,依據《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國務院第673號)第十二條:項目自核準機關作出予以核準決定或者同意變更決定之日起2年內未開工建設的,如需可申請1次延期開工建設,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內開工建設,且在相關政策文件規定的并網時間之前完成全容量并網,則該項目上網電價按項目核準時所在資源的風電上網電價確定。 實際上,今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以及財Z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自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工作,進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底數。自查對象包括電網和發電企業,范圍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已并網有補貼需求的全口徑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主要為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以及生物質發電項目。自查內容主要從項目的合規性、規模、電量、電價、補貼資金、環境保護(僅限于生物質發電)六個方面進行。
據悉,補貼核查的要求早在2021年已有動作。2021年7月,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發函至各發電企業,請各企業協助開展2021年度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核查工作,政策依據則包括財Z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20〕5號)、《關于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70號)、《關于<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財建〔2020〕426號)和財Z部經濟建設司、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核查工作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