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芯片產業,也是一個國家在高端制造能力上的綜合體現,誰擁有先進的芯片產能,誰就能夠在芯片領域稱王稱霸。
過去的幾十年,我們一直在芯片上不斷的努力,但效果不是很明顯,一直落后國際頂尖水平很多。
直到最近幾年,中國芯突飛猛進,特別是在設計、封測上,已經追了上來,基本等同于全球頂尖水平了,在制造上也達到了中等水平,與國際巨頭的差距越來越小。
而晶圓產能上,也是突飛猛進,超過了美國,僅次于中國臺灣、韓國,排名全球第三了。
這讓美國很是擔憂,畢竟蘋果一直以來,就揮舞著芯片這根大棒,制裁全球,因為美國芯片全球市場的50%。一旦讓中國芯片崛起,那么美國的芯片賣給誰?以后還怎么靠芯片來制裁全球?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不斷的使絆子,制裁一輪又一輪,想方設法的打擊中國芯,特別是中國高端芯片制造能力,讓我們只能制造成熟芯片。
不過現在看來,美國打壓中國芯未果,美國自己的芯片企業,已經是遭了殃了。
比如英特爾,2季度營收下滑17%,利潤下滑79%。美光三季度營收下滑20%,利潤下滑45%。再看英偉達,2季度利潤下滑72%,還有AMD,營收不及預期。
由此帶來的影響是,美國芯片企業,絕大部分在資本市場,這一年多以來,較高點是大跌50%+……
為何會這樣?這真的和美國打壓中國芯有莫大關系,因為美國的各種禁令,中國迫切需要加速實現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這讓國內市場,自2018年以來,產生了一股造芯熱的狂潮,大量的資金、人才涌入芯片產業,國產替代加速,芯片產能提速,導致對國外的需求減少,特別是對美國芯片的需求減少。
當然,還有疫情,導致需求放緩解,PC、手機、消費電子產品大砍單,也給美國芯片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目前,雖然美國不斷的打壓中國芯,用設備、材料、EDA來卡我們博愛,但在外力的鞭策下,國產替代更是穩步推進,企業競爭力和業績穩步進展,逐步邁入高速成長期
可以預料的是,未來美國芯片企業的損失會越來越大,甚至慢慢的失去中國市場,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