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抱團演變史:手機廠商聯盟這些年的成與敗
硬核聯盟
2014 年,OPPO、vivo、華為等手機廠商成立[硬核聯盟]共同進退,聯合議定跟游戲廠商必須收入五五分成。
它們的實力伴隨著手機的出貨量與日俱增,中小渠道淪為炮灰,五五分成的局面日益穩固。
這兩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紅利見頂,手機出貨量增速放緩,[硬核聯盟]里一些品牌已經徹底退出市場或者半死不活。
從用戶粘性上來看,硬件渠道相比其他較低,工具性顯著,用戶在渠道平臺內的停留時長有限;
三方渠道雖然小幅優于硬件渠道,但仍具備一定的工具性。
相比之下,垂直渠道的用戶粘性則更有優勢,用戶使用數據明顯高于其他渠道。
根據硬核聯盟官方數據,2019年12月,硬核聯盟旗下應用商店滲透率已達65.7%。
盡管聯盟里8家手機廠商尚未達到反壟斷法定義市場支配地位的標準,但如果在同一項商業議價活動中三分之二的經營者進退步調一致。
快應用聯盟
微信小程序的火爆,帶動了一大波跟隨者,支付寶小程序、百度小程序、今日頭條小程序接踵而至,國產手機廠商,也看中了小程序的紅利。
華為、中興、努比亞、聯想、魅族、vivo、OPPO、小米、一加、金立,一共十家頭部手機廠商宣布加入快應用聯盟,直接對標微信小程序。
快應用的實質其實就是為了對抗小程序。
雖然現在還沒有明顯的數據,證實小程序對應用商店造成了沖擊。
而快應用應該說是廠商的主動出擊,去爭奪微信的市場和收益。
快應用在推出之初,曾打出過[安卓生態移動互聯網革命]的口號,而其中要消滅的代表產品就是應用商店。
快應用由手機廠商來推動,確實很尷尬,背后涉及到手機廠商自身的利益太多,弄不好連應用商店這點本都折了。
統一推送聯盟
2017年,信通院聯合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和軟件開發商成立了[統一推送聯盟],并在今年4月升級為[統一推送工作委員會。
聯盟于2017年成立、2018年制定標準、2019年廠商適配、2020年能力創新、2021年確定服務,并在2022年完成全面升級。
主要目標是從消息推送出發,效仿谷歌和蘋果的推送機制,幫助廠商實現對生態的控制,并解決軟件信息混亂對硬件和體驗的影響。
然而,盡管主導者是信通院,且聯盟囊括大部分生態方,但對于推送這個有明顯利益導向的行為,聯盟僅僅給出了體驗和秩序層面的規范,卻未能實現商業化層面的合理安排。
目前統一推送聯盟已經有不少廠商加入,未來的困難可能來自于技術標準,有些手機廠商還沒有系統級的推送通道,因為這需要深厚的技術儲備和資金投入。
金標聯盟
騰訊、阿里巴巴、小米、OPPO、vivo、百度等廠商聯合成立[金標聯盟],其宗旨便是提升應用服務品質,提高用戶信任感與認同感。
簡單來說就是共建移動智能終端生態聯盟,面向移動終端加強內容和生態的繁榮。
加入聯盟的還能獲得金標認證,為用戶建立起安全穩定可信的認證體系。
金標聯盟的成立是手機廠商和互聯網企業下的一盤大棋,聯盟面向未來,面向各自的用戶群體,用開放,共享的方式去建立起產業平臺。
為此,移動智能終端生態聯盟推出了應用金標認證服務。
經過認證的應用,會在小米、OPPO、vivo這三家應用商店中顯示一個金標認證的標識。
金標認證服務旨在甄選出在穩定性、兼容性、性能、功耗、安全、隱私等方面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的應用,并在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應用市場中向用戶推薦。
互傳聯盟
小米、OPPO、VIVO組成的[互傳聯盟]允許不同品牌的手機之間,可以不依賴網絡而實現文件的傳輸。
目前來看,似乎可以支持圖片、視頻、音頻、文件、文件夾等形式的傳輸。
將會通過藍牙實現低功耗快速的傳輸效果,而這個聯盟似乎也并是小米、OPPO、VIVO專享,根據公開的宣傳海報,其他廠商也可以加入這個聯盟當中。
其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三家品牌的智能手機之間能夠在不借助第三方應用的情況下實現數據文件的互傳或換機功能。
[互傳聯盟]使用移動點對點的快速傳輸協議,能夠支持多種格式文件的一鍵互傳,由于三方合作自然是開放自身機型的配對等協議接口。
因此在相互之間的兼容性方面提升更高的效率,從而讓設備之間的配對速度更快,傳輸文件數據期間的功耗更低。
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
華為、OPPO、vivo和小米四家廠商將聯手打造一個新平臺,該平臺被稱為[GDSA(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
根據報道來看,GDSA平臺預計將于今年3月上線,覆蓋范圍將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俄羅斯、西班牙、泰國等在內的8個國家。
GDSA聯盟的主要目的是為應用開發者提供一個一站式的平臺,提供包括內容分發、開發支持、營銷運營、品牌推廣和流量貨幣化在內的一站式服務。
開發者可以將自己的應用同時上傳到上述制造商集團的所有應用商店。除了常見的應用以外,該平臺還可以上傳共享包括手游、音樂、影視、圖書等應用程序。
縱觀整個國際手機市場,國內制造商沒有太多的選擇來維持穩定的應用商店生態系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整個GDSA項目仍處于起步階段,所以目前還知道具體有什么成果。
UFCS融合快充協議
所謂的 UFCS 融合快充協議,全稱是 Universal Fast Charging Specification。
它是由電信終端產業協會,發布的新一代融合快充標準,旨在提供不同廠商之間的快充兼容性。
華為、小米、vivo、oppo牽頭的UFCS融合快充協議順利落地,首批機型包括華為MateXS2、小米11T、iQOO10 Pro等,后續將納入更多品牌和機型。
快充聯盟的出現,是由于手機快充技術迅速發展,但各廠商的方案個性化較強,互相不兼容,帶來了使用體驗差、資源浪費、開發成本高昂等。
因此,信通院牽頭組織矽力杰、立輝科技、昂寶電子、瑞芯微等多家產業伙伴,開發業界通用的快充協議。
不過,通用協議的第一階段最高功率僅有40W,第二階段可能達65W。
統一推送聯盟除了手機廠商,還需要各大互聯網廠商和第三方開發者配合。
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問題非常復雜,才導致統一推送聯盟得不到真正施行。
但這個快充協議只需手機廠商推進,利益相對統一,無論對于手機廠商還是用戶,都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UFCS 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結尾:
企業市場份額較大并非[原罪],而手機廠商憑借系統及硬件優勢的排他行為也終將走向末路。
在今天的市場世界上,沒有任何公司可以靠單干保持競爭優勢。
開放的潮流不可阻擋,人為制造一堵無形的墻,并將自己封閉在其中,最終只能隨著熵增走向混亂與無序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