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許多年,中國廠商在數量上一直是最多的,并且呈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趨勢,這不僅凸顯中國在全球高科技產品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不斷增長的制造和技術能力,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而近日,蘋果公司公布了最新版的2021會計年度前200大供應鏈名單,但一共不是200家企業,只有來自全球190家企業,這190家企業供應蘋果高達98%的原料、制造、組裝等項目。
這190家企業中,中國再次上榜91家,占47.9%,依然排第一,不過相比去年,減少了5家企業上榜。
要知道去年的時候,中國一共上榜了96家,其中臺灣地區是47家,而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一共是49家。
2020年數據
而這次減少的5家分別是中國大陸減少了1家,中國臺灣減少了2家,中國香港減少了2家
當然,具體來講是中國大陸有7家廠商新進入了Top200供應鏈,而8家廠商被剔除,相當于凈減少1家。而中國臺灣是新增3家廠商,另有5家廠商被剔除,相當于凈減少2家。
另外韓國、日本、美國均有新增加的廠商,也有被剔除的廠商,但中國總占比近48%,還是全球最多的。
同時從數據來看,中美日三國囊括156家供應商,占總供應商的82%,呈現電子產業三強爭霸的局面。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雖然從企業總部所屬國來看,中國只占供應鏈的48%左右,但在工廠分布上,有近150家供應商在中國大陸設有工廠,且入圍了,這占總企業數的79%左右,這足以證明中國制造有多厲害。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雖然中國企業上榜眾多,但這些企業主要提供的都是核心器件,核心器件更多由美、日、韓提供,所以中國廠商還是需要加油的。
另外,蘋果是全球的供應鏈管理大師,且蘋果CEO庫克最擅長供應鏈管理以及控制風險,所以蘋果每年的Top200大供應鏈一直變化大。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蘋果持續扶植大陸代工廠的策略并未改變,比如富士康、比亞迪、立訊精密、聞泰等代工廠,均位于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