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神加入中國芯片支持的陣營,ARM和Intel或后悔不迭
芯片大神Jim keller近日加入了一家開發RISC-V架構的芯片企業,并表態指RISC-V必勝,未來將與ARM和Intel三分天下,此番言論對ARM和Intel無疑是重拳打擊,而對于中國芯片力撐的RISC-V無疑是強心劑。
Jim Keller是何許人?只要認識芯片行業的都會了解這位大神,他當年參與研發的DEC alpha架構一度在性能方面碾壓Intel;后來他參與AMD的K7架構研發,一度推動ARM復興;后來又參與了P.A.semi的研發,P.A.semi被蘋果收購后開發出A系處理器,A系處理器一直成為移動處理器市場的領頭羊。
蘋果的處理器研發在技術方面其實也有當年DEC alpha的影子,因為P.A.semi的技術人員大多來自于DEC alpha處理器研發項目,到2020年蘋果推出的M系處理器在性能方面媲美Intel的11代i酷睿i7處理器,并舍棄了Intel的處理器,由此被認為是DEC技術人員的復仇。
自2016年以來,AMD推出了全新的Zen架構,Zen架構在性能方面達到了X86陣營的最高水平,在桌面處理器市場打得Intel節節敗退,而Jim Keller被稱為Zen架構之父;2018年Intel將Jim Keller招入旗下,2020年6月離職,雖然Jim Keller在Intel并未做出讓外界亮眼的成績,但是Intel內部員工表示Jim keller理順了芯片開發流程,提高了效率,此后的Intel開發出的12代酷睿性能大幅提升或許有他一份功率。
由此可見Jim Keller每到一家企業總能為企業帶來技術上的變革,促進這家企業的芯片技術提升,可以說他總是以一己之力給芯片行業帶來改變,如此也就不奇怪當他選擇加入RISC-V陣營后,RISC-V陣營如此歡欣鼓舞了。
在中國芯片行業自2019年大舉推動RISC-V架構的發展后--從那時起至今RISC-V的19個高級會員就有12個是中國芯片企業,而中國芯片企業也不負其望,成功推動RISC-V在國內物聯網芯片市場取得主導地位,其中僅是阿里平頭哥開發的玄鐵芯片就出貨30億顆,而RISC-V高管表示今年7月RISC-V架構全球芯片出貨量已突破100億顆,可見中國芯片對它的支持力度之大。
RISC-V如今已不是一個小弟弟,它正處于一個關鍵節點上,雖然它已在物聯網芯片市場取得主導地位,但是物聯網芯片市場如今還是一個小市場,市場規模比不過ARM所處的移動芯片市場,也比不過Intel占據優勢的PC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為此RISC-V陣營都積極進軍移動芯片和PC處理器市場。
阿里平頭哥開發的RISC-V架構處理器就已成功適配安卓、Linux等諸多操作系統,不過從實際表現來看,RISC-V架構的性能還是與ARM有一定差距,尤其是ARM陣營的領軍者蘋果將ARM架構提升到接近Intel的X86架構所帶來的巨大震撼,更是讓RISC-V陣營深感焦慮。
此時Jim keller加入RISC-V陣營無疑是巨大的支持,借助Jim Keller的經驗和技術,RISC-V架構或將能大幅提升性能。RISC-V的始創者就表示RISC-V架構的設計初衷就是以落后的工藝開發出更強的性能,這意味著它有巨大的潛力,Jim keller或許會成為RISC-V架構的領路人,一旦它能達到較高的性能就能侵入ARM和Intel所處的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Intel如今也已開始研發RISC-V架構,有Intel、Jim Keller的支持,或許中國芯片力撐的RISC-V未來將能具有挑戰ARM和Intel的實力,這對于已擁有諸多RISC-V諸多專利的中國芯片行業是有利的,可以加快RISC-V架構的生態完善,中國芯片也能借此擺脫ARM和Intel的限制,畢竟RISC-V一開始就是開源的架構,中國芯片開發RISC-V架構不會受到海外的阻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