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暴跌90%!多款芯片價格“雪崩”,景氣周期已至尾聲
上半年以來,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持續減弱,三星、戴爾、LG等大廠紛紛下調訂單。另一方面,供需錯配的行情使得芯片供應在汽車、工業自動化、AI大數據等領域內偏緊。最新數據顯示,由于芯片短缺,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車企業累計減產量將攀升至382.94萬輛。
就如深圳本地來說,在深圳一家芯片封裝測試生產工廠,有生產負責人透露,這幾年他們的產能一直在不斷提升。汽車廠商訂單紛至沓來,這家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已經接近100%。為了保障交付,企業進口了不少制造設備,來擴充產線,提高產能。
來源:微博
顯然,在本輪汽車產業鏈的“缺芯”危機中,車規級MCU正是“主角”之一。據悉,目前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頭部企業的MCU產品持續處于短缺狀態。車規方面,瑞薩、賽普拉斯等企業的供貨周期預計將延長至32~45周,常規狀態下,這一時間為12~16周。
總體而言,汽車芯片供應依舊緊缺,車規MCU的價格出現分化。據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芯片的具體用途、生產廠家等都會影響芯片的供應量繼而影響芯片的價格,目前英飛凌的幾款車規MCU都處于缺貨狀態。
不過,編者此前也已多次報道,今年以來,消費電子類控制芯片的市場價格則持續走低,甚至從百元高位跌至兩位數。
公開資料顯示,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眾多大類芯片中,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兩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超80%。
實際上,高通正在經歷“砍單行動”,目前已經減少驍龍8系列訂單約15%,并將在年底將兩款旗艦移動芯片降價40%左右。三星電子則表示,手機存儲芯片庫存較高,未來的銷售可能會進一步走弱,公司正在努力去庫存。
來源:央視財經
今天,據央視財經的最新消息,某款意法半導體芯片是電子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曾是2021年最緊俏的芯片產品之一,市場報價一度上漲至3500元左右一個,2022年從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個,降價幅度超過80%。而另一型號的芯片,在2021年價格維持在200元左右一個,目前售價僅為每個20元左右,只有最高價的十分之一。
另一方面,在LED照明產品中,會使用到發光芯片和驅動芯片,這兩類芯片的價格在今年也開始出現回落。據悉,發光芯片的價格,同比有20%-30%的回落,驅動芯片的價格回落幅度可能會更大一些,有40%左右。
不止在深圳,在上海賽格電子市場,坐擁超過18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地處上海市黃浦區的商圈核心,毗鄰外灘金融中心,可謂“黃金交易街”。而在當前“缺芯”的關口,一些商戶對媒體記者表示,咨詢的人多,下單交易的卻寥寥無幾。
“現在芯片的市場價格一天一個樣,也不知道未來價格會怎么走?!币晃辉谫惛耠娮邮袌鼋洜I超過十年的店員對記者表示,“我們都是接到訂單直接聯系廠商或者渠道?,F在沒人敢隨便囤貨了!”
來源:網絡
前兩年,受疫情影響,芯片行業供應鏈被打亂,芯片價格出現暴漲,而如今芯片市場上又出現了降價銷售的情景,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難發現,過去兩年,芯片大廠瘋狂擴產。但現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需求減弱,因此出現了一種結構性的供給過剩的現象。
隨著產能與出貨量差距拉大,Gartner認為今年三季度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將降至90.3%,四季度為86.5%,預計明年末下滑至約80%。
來源:Gartner
實際上,芯片市場已經開始出現分化,但目前各國仍在繼續提高芯片產能,芯片企業也紛紛制定擴產計劃,各路資本的瘋狂涌入,更加劇了市場對未來芯片產能過剩的擔憂。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到2024年,總計有25座8英寸與60座12英寸晶圓廠建成,總投資額將近一萬億元。屆時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將提高近20%,12英寸產能提高將近50%。
與產能相對應的是庫存水平的不斷增長,據日經新聞數據,全球近2350家芯片相關上市制造公司2022年一季度庫存金額,比2021年年底暴增約970億美元,庫存剩余量和增量皆創10年來新高。
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今天,WSTS 等來源數據也證實6月份全球半導體市場陷入罕見低迷狀態,標志著當前的超級景氣周期已至尾聲,歷史上第17次周期波動已正式到來。
從另一方面來看,近幾年,我國企業對芯片產業的投入逐年加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芯片相關企業達41.6萬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冊企業6.8萬家,新增注冊企業月平均增速達41.6%;從成立時間來看,26.8%的芯片相關企業成立于1年內。行業逐步邁向競爭白熱化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