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番承壓之后,蘋果或將大幅提高iPhone14的售價
關鍵詞: 蘋果
業界傳出的消息指蘋果可能大幅提升今年秋季推出的新款手機iPhone14的售價,預期iPhone 14系列的起售價或為6199元,比iPhone13的起售價5199元提高千元,蘋果如此做可能在于它的服務業務遭受重大打擊所致。
在2019年之前,蘋果曾連續提高iPhone的售價,導致iPhone的銷量持續下滑,至2019年跌穿了2億部的水平。遭受如此打擊之后,蘋果迅速改變了iPhone的定價策略,曾試圖將iPhone打造成為奢侈品的前零售主管離職,2019年的iPhone11大幅降低了定價至5499元。
iPhone11大幅降低了定價之后,扭轉了iPhone銷量下滑的趨勢,2020年iPhone的銷量回升至2億部以上,2021年的iPhone13進一步降低定價至5199元并且將存儲容量翻倍,iPhone13 也成為蘋果繼iPhone6之后第二款暢銷的手機,在中國市場,iPhone13更是從上市到春節旺季都出現排隊搶購熱潮。
蘋果當時持續降低iPhone的定價,在于它改變了賺錢的策略,它將賺錢的重任轉交給服務業務和配件業務,尤其是服務業務,業界人士推測2021年服務業務占蘋果的營收只有兩成多點,但是貢獻的利潤可能達到六成,加上配件業務貢獻的利潤,占營收半數的iPhone貢獻的利潤大幅減少。
雖然iPhone貢獻的利潤大幅減少,但是蘋果的整體利潤卻依然持續增長,這證明了蘋果降低iPhone的定價,已iPhone圈來用戶,再通過服務業務和配件業務的賺錢策略是正確的,但是這一切自今年以來都已發生了變化。
荷蘭對蘋果的重罰,荷蘭要求蘋果允許側載,引入第三方支付,降低傭金抽成,蘋果當時強硬應對,荷蘭也不手軟,以每周500萬歐元的高額罰款持續十幾周對蘋果重罰,最終蘋果妥協了,同意荷蘭的消費者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傭金抽成也從30%減半至15%。
蘋果對荷蘭妥協了,將會引發連鎖反應,歐洲、中國和美國本土市場都可能跟隨荷蘭的腳步,迫使蘋果妥協,這三大市場就是蘋果的最大的收入來源市場,如此情況下蘋果的服務業務收入可能因此而大幅萎縮,當前主要依托于服務業務獲取利潤的方式將不再可行。
配件業務是蘋果的另一大利潤來源,2021年的數據顯示配件業務收入達到87億美元,占蘋果營收比例不高,但是利潤恐怕不小,蘋果的一條數據線高達145元,而安卓手機所用的type-C借口數據線不過十多塊錢,iPhone用戶被迫用蘋果數據線就在于蘋果在數據線中內置了芯片。
此外蘋果還通過建立自己的標準以及與iPhone、iPad等主力產品的兼容性,迫使用戶必須購買蘋果的耳機、智能手表等產品,也就是說使用iPhone、iPad等硬件要獲得更好的體驗就得使用蘋果全家桶,這更是為它帶來了不得的利潤,iPad、Mac、耳機、手表等硬件的價格都遠高于同行。
如今歐洲和中國都已強硬要求蘋果得引入type-C接口,歐洲還曾多次對蘋果進行反壟斷,在蘋果已同意在App Store上妥協后,蘋果未來在硬件兼容方面或許將只能進一步妥協,這可能導致蘋果建立的硬件體系崩潰,利潤大跌。
如此情況下,蘋果不得不再次尋求從iPhone上獲得更多利潤,畢竟iPhone占其營收半數,這成為它大舉提升iPhone14售價的主要理由。由于蘋果的經營策略可能因此發生大變,美國投資者已對蘋果股票用腳投票,這半年來蘋果的股價跌去了三分之一。
蘋果現任CEO庫克不善創新,他的強項是經營管理,然而蘋果能達到如此輝煌恰恰在于當年喬布斯領導下所建立的創新領導力,隨著蘋果的創新能力下滑,蘋果可能已差不多吃完了喬布斯留下的紅利,或許它的好日子是時候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