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六大半導體設備在手訂單已超510億元
關鍵詞: 半導體設備
據臺灣媒體報道,受惠于半導體與面板廠持續擴產,臺灣當地的六大半導體設備廠商帆宣、漢唐、洋基、亞翔、圣暉、盟立在手訂單均超越百億元新臺幣大關,統計六家公司已接受預訂但未交訂單金額共逾2300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10億元),其中以漢唐、亞翔、帆宣均達到了約600億元新臺幣,景氣度可一路看旺至2024年。
受惠于臺積電、聯電、力積電等晶圓廠及一些面板廠商的建廠擴產,臺灣無塵室工程廠商去年業績紛創下新高,以營收排序分別是帆宣344.58億元新臺幣、亞翔238.19億元新臺幣、圣暉202.17億元新臺幣、洋基106.59億元新臺幣。
據報道,在半導體客戶大單持續融入之下,目前帆宣在手訂單總金額沖上600億元新臺幣,再創歷史新高,確保今、明兩年營運續旺。帆宣今年首季合并營收96.68億元新臺幣,季減16%,年增47.2%,僅次于去年第4季,為單季歷史次高、同期新高。
臺積電、穩懋、日月光等加碼布局南臺灣,去年帆宣購自新世紀光電的南科廠房,今年啟用為帆宣五廠,可滿足客戶擴產及新產品制造所需。
洋基去年全年營收成長翻倍、連續第五年賺逾一個股本,今年以來包括半導體廠、PCB廠、光電、IC載板廠等客戶資本支出都大幅提升,看好整體市場需求。截至3月底,在手訂單已達170億元新臺幣,仍有許多標案在進行中。洋基有信心今年營運仍有不錯的成長。
圣暉今年首季合并營收53.78億元新臺幣,季減12.8%,年增50.4%,是單季同期新高。圣暉對本季景氣看法樂觀,圣暉表示,俄烏戰爭牽動原物料價格波動,已采取于專案確認后,立即鎖定成本的措施因應。
漢唐未揭露目前在手訂單規模,但單是臺積電美國新廠的訂單就逾500億元新臺幣,以此推估漢唐在手訂單應有600億元新臺幣。漢唐首季合并營收57.93億元,季減23.3%,年減0.03%。
因應市場需求續旺,半導體客戶加碼擴產,漢唐董事會決議擬以約5.9億元新臺幣于臺南新市購買不動產,以承接大客戶新建廠房工程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