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產芯片企業盈利倍增,資金實力的增強助推在多領域破局
數據統計,在86家半導體上市公司中,有38家公司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接近或超過倍增,其中還有數家芯片企業取得了盈利10倍增長,其中頗為知名的北京君正預計盈利增速超過10倍。
2020年Q4以來,全球出現芯片供應短缺,芯片價格飆漲,分析機構給出的數據指出諸多芯片價格都有兩位數的增長,甚至部分芯片價格暴漲數倍,推動芯片行業進入超級繁榮階段,由此諸多芯片企業獲益良多。
對于中國芯片企業來說,還有一個重大助力,那就是國產芯片自給率,各地的支持基金給予國產芯片大力支持,國內制造業考慮到產業安全問題也積極扶持國產芯片,這成為國產芯片起飛的又一個特別支持。
這些支持不僅對現有的國產芯片企業是重大利好,對于那些創業企業來說同樣是強大的支持,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國,對芯片的需求極大、對多種多樣的芯片有需求,這成為國產芯片的沃壤。
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國產芯片的業績持續飆漲,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上市芯片企業有數十家獲得盈利倍增,隨著芯片行業的業績飆漲,據悉從業人員的收入也水漲船高,甚至出現搶人大戰,部分企業對相關人才開出百萬年薪的超級薪酬。
2014年中國成立了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由此成為國產芯片產業繁榮的開端,從那時候起諸多芯片創業企業興起,其中長江存儲在NAND flash、合肥長鑫在DRAM行業崛起,打破國產芯片在存儲芯片行業的空白,近期據悉長江存儲已成為蘋果的存儲芯片供應商。
2019年華為的遭遇,進一步刺激了國產芯片的發展,當時國內企業真正認識到依賴外國芯片可能造成供應風險,因此國內企業紛紛支持國產芯片,盡可能采用國產芯片,由此國產芯片獲得了起飛的助推器。
其中華為更是大舉投資國產芯片企業,它旗下的哈勃投資3年時間投資了70家與芯片相關的企業,真金白銀的投入以及技術支持帶動了國產芯片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國產芯片的發展也幫助華為解決了不少技術空白,例如5G射頻芯片就打破了此前由日美壟斷的局面。
國產芯片的發展已對全球芯片行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知名的當屬國產芯片積極支持Risc-V架構已給ARM造成壓力,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研發的Risc-V架構芯片玄鐵系列已出貨數十億顆,據悉平頭哥正測試玄鐵芯片支持安卓系統,隨著中國芯片對Risc-V架構的強力支持,Risc-V架構已得到長足發展,甚至連半導體行業老大Intel都對Risc-V架構動心。
隨著國產芯片的盈利大幅增長,國產芯片勢必將投入更多資源增強技術實力,如此國產芯片對全球芯片市場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預期到2025年國產芯片將能滿足國內市場對芯片需求的70%,依靠強大的中國制造,中國芯片將成為全球芯片行業不可忽視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