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2億,華為“鈔”能力依舊強勁
日前,華為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展現了公司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的穩健發展態勢。
報告顯示,盡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華為憑借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和持續的技術創新,在通信、終端、云服務等領域均取得了積極進展。2025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4270.39億元,同比增長3.95%;凈利潤為371.95億元,同比下降32%;歸母凈利潤為370.54億元,同比下降32.19%。下降原因主要歸因于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挑戰、部分業務調整以及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等綜合因素。
研發方面,華為始終保持高投入,上半年研發費用投入達969.5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9.09億元增幅為9.04%,占營收的22.7%。高額的研發投入是華為保持技術領先、推動產品創新的關鍵驅動力,有助于其在5G演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不斷突破,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6月末,華為總資產為1.251萬億元,總負債712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6.9%,其中流動負債為4801億元,非流動負債為2319億元。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使得華為在保障業務發展的同時,保持了財務的穩健性。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311.8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51.18億元相比增加24.15%,體現出公司核心業務良好的現金創造能力,為業務運營和戰略投資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業務表現方面,得益于華為在芯片、影像、通信等核心技術上的自主創新,以及鴻蒙操作系統生態的持續完善,使得華為手機在性能、體驗和安全性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2025年第二季度,華為以1250萬臺的出貨量和18.1%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
智能汽車領域,截至8月25日,華為鴻蒙智行累計交付突破90萬輛,搭載華為乾昆智駕的車輛超過100萬輛,激光雷達的發貨量突破100萬臺大關。華為通過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座艙系統以及一系列先進的汽車零部件,深度參與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變革,與車企伙伴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智能、更安全、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云計算和AI方面,華為云于今年上半年發布CloudMatrix384超節點,將384顆昇騰NPU和192顆鯤鵬CPU,通過全新高速網絡MatrixLink全對等互聯,形成一臺超級“AI服務器”,算力規模可以達到300 PFlops(每秒執行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可同時支持訓練1300個千億參數大模型。目前,華為云的整體算力規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率接近250%,使用昇騰AI云服務的客戶從去年的321家增長到今年的1714家。
分析認為,華為2025年上半年年報展示了其在復雜環境中堅守技術創新、穩健經營的發展路徑。未來,華為將繼續依托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深化在通信、智能終端、智能汽車等領域的布局,積極應對市場挑戰,為全球客戶創造更大價值,助力產業升級和社會數字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