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人工智能產業園開園
關鍵詞: 光谷人工智能產業園 人工智能研究院 企業入駐 創新應用大賽 產業集群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王曦
12月12日,光谷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式開園。2家人工智能研究院、14家人工智能知名企業簽約入駐。光谷首屆AI創新應用大賽同期發起,面向全球征集人工智能優質項目。
光谷人工智能產業園由光谷金控投資建設,位于光谷中心城核心腹地,總建筑面積10.18萬平方米,包括智能研發創新中心、展示體驗區、總部辦公區、公共服務區、企業孵化區、產業集聚區。
園區配置A、B兩棟甲級寫字樓、超12個智慧園區應用場景,通過打造科創服務、投資、載體三大服務體系,構建技術、金融、人才、場景四大服務平臺,有效降低人工智能企業運營成本,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開園活動中,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兩大人工智能研究機構簽約入駐光谷人工智能產業園。
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東湖高新區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加速推動人工智能創新成果規模化應用的創新平臺,專注于跨模態智能研究,目前已推出全球首個千億參數全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
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學、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已取得大型社會模擬器底座等一批階段性科技創新成果,并應用于醫療、能源、交通等行業。
普宙科技、中科星圖、證通電子、星河智源等14家企業也簽約入駐園區,業務涵蓋公共安全、金融支付、教育服務、綠色能源等多個應用領域。
近年來,光谷聚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全球首個千億千億參數全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全球首款顯示領域大模型、全球首個智能遙感影像大模型、國內首個出版行業大模型等一系列產品在光谷誕生。
武漢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光谷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50億元,同比增長52%,占武漢市產業規模的70%,集聚全市68%的人工智能企業。
光谷金控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光谷產業發展優勢,依托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建設,產業園區將打造技術創新平臺、人才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服務平臺及政策服務平臺,滿足企業一站式發展需求,招引落地龍頭鏈主企業,培育一批創新項目,轉化一批創新成果,加速建成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