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生態,RISC-V發展更離不開人才
RISC-V與其他的指令集架構一樣,其構建的芯片也分為通用(CPU/MCU)和專用(SoC)。其中,通用芯片是否能夠被廣泛應用,完善的生態是最關鍵的因素。
“目前國內RISC-V生態鏈是很健康的。”李玨分析道:“處理器內核提供商、嵌入式系統提供商、嵌入式軟件開發商、芯片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各個商業環節都有玩家參與進來,并且有的領域已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領導優勢。”
對于RISC-V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生態問題,張先軼同樣表達了樂觀的看法:“我們正處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變革時代,新的生態正在建立,誰能實現新技術到應用落地到生態建設的迭代閉環,誰將擁有未來。另一方面,我國在互聯網時期的領先優勢,為這個閉環提供了最佳的土壤。如果我們建立社會共識,讓國產化技術優先,那必定能加速這個過程。”
而在被問到RISC-V未來是否有潛力達到目前ARM的市場地位時,張先軼認為,這往往涉及到技術更迭是否有規律以及產業環境的問題。他表示,從產業發展的宏觀層面來看,有三個關鍵點:
一、依照摩爾定律,集成電路行業本身是一個高速迭代的產業。但優勢往往也是劣勢,例如指令集需要向前兼容而變得越來越復雜化;
二、所有技術的背后都是人才,專利是可以被鎖定的,而人才是流動和可持續培養的;
三、中國是否在這個行業里進行了足夠的、持續的投入。要想當地主,就必須有開荒的精神。在新一代計算技術變革的時代,我們只要有開荒的精神,技術都不會是問題。
李鈺同樣表達了人才在RISC-V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產業能否持續發力,離不開教育的錦上添花。下一步除了在尚待開發的領域尋找leading customer外,還要積極推動RISC-V的產教研融合,通過教育推廣RISC-V并提供保質保量的工程師人才,形成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在推進RISC-V產業發展的路上,李鈺還表示:“除了在高性能處理器內核上加大研發力度外,芯來科技還啟動建設了基于RISC-V處理器內核的全棧式SoC IP平臺,能極大縮減基于RISC-V的項目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同時,可協助客戶在汽車、工業控制、通信、智能家居、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領域輸出基于芯來內核的產品。”
而作為平頭哥Android移植RISC-V項目的深度參與者,PerfXLab也在為開發者創造出更便捷的開發環境。張先軼表示:“PerfXLab首先將基于我們在計算軟件棧的核心優勢,在HPC和RISC-V領域與計算硬件技術公司共同成長。我們的PerfXAPI開源異構計算軟件棧面向云和邊的高性能異構計算需求,為各種計算硬件提供一個統一的、開放的計算軟件平臺,一方面讓計算硬件面對不同場景充分發揮出計算能力,讓開發者更方便使用各種計算硬件平臺。針對RISC-V是一個新興的指令集,我們發起了RVBoards開源軟件項目,希望為每一顆RISC-V SoC提供一個完整的open SDK,通過開發者、愛好者社區,在人才培養和應用創新上做出貢獻。”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當前RISC-V在“開源的光環”下,已經受到國內各大產業鏈廠商的重點關注。中國未來芯片自主可控的戰略中,RISC-V被寄予厚望,與它自身的應用潛力同樣息息相關。當前我們正處于邁入真正萬物互聯時代的關鍵節點,正如10多年前iOS以及Android的出現將智能手機行業徹底顛覆一般,國內RISC-V生態廠商必須抓住當下的機會,共同推動本土RISC-V產業發展。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下一個10年,將是屬于RISC-V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