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以品興業 樹中國自信
在華強北的華強電子世界二樓,有一家店顯得“格格不入”,與周圍店鋪一比格外顯眼,或許這種格格不入更確切的說是“鶴立雞群”,是一股清流,這家店就是Remax的旗艦店。
這家Remax旗艦店標新立異之處,是以體驗感為導向,裝潢精致、環境優雅,猶如鬧中取靜的世外桃源,強化了體驗感的身臨其境。多元業態而舒適的環境為消費者在華強北消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感觸,打破了傳統華強北消費電子的消費模式。
新時代煥發新氣象,萬象更新,推動華強北轉型升級,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Remax的企業擔當和社會責任,為華強北在轉型升級中提質增量。非常榮幸對我會副會長單位深圳市睿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勇先生(以下簡稱:Remax)進行了一次受益匪淺的專訪。
從“三無“市場中打造“三有”民族品牌
Remax以通訊配件為發展起點,從一個個小小的通訊配件起家,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各種山寨雜牌的泥沙俱下的環境,Remax如何生存下去,進而如何發展,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無質量保證、無品牌、無附加值的劣質商品充斥著市場,這股野蠻力量讓市場處于野生狀態。當務之急就是生產合格品,立足于市場,屬于Remax的合格品,也是市場、消費者所期盼的剛性需求。
在一個“價格取向”的環境中,扭轉這種思維定式,必定要有壯士斷腕的毅力和決心。Remax給自己立標準、定規矩,以合格品為最基本的出廠標準。Remax的合格品就是市場中其他商品的優秀品,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這種“傷害”恰恰是中國企業必須經歷的,唯有這種的“傷害”多了,才能倒逼中國企業注重品質,重視品牌,建立屬于自身企業的品格。
在“三無”市場殺出一條血路,迎來了“三有”民族品牌,有品質、有品牌、有品格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是消費者不可或缺的,更是市場經濟中“品牌意識”的回歸,回歸正常市場經濟下的正常消費關系。
價值撥亂反正“拼價格”
放眼全國,“拼價格”是市場主流的經營模式,克扣成本,壓榨利潤空間,一味的在價格上討好消費者,最終結果是質量差了,口碑壞了,市場亂了。
Remax“逆市場”而為之,主動提出“讓每一個環節都有利潤可賺”,主動給工廠在原有成本基礎之上,增加“額外成本”。徐總表示,這額外的成本費用并不會削弱Remax的盈利空間,反到是生產質量得到了保證,為企業以品牌開拓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既不做“無良的價格屠夫”,也不做“奢侈品”,因為兩端的消費群體并不能構成主流消費市場。與此同時,選擇與大品牌同一條生產線,同一家工廠,在人才招募上,招募知名跨國企業的人才,如音頻總監就來自于索尼。
試想一下,從代工工廠加價一元成本,到下一生產鏈環節則增加十元,暴利如同滾雪球會越來越大,到達消費者手里時,就是價格昂貴,且質量存疑,因為追求暴利,更會忽視質量。
全生態鏈不可有暴利,又不能沒有利潤,保證每一個環節的生機,就是保證全生態鏈的可持續發展。保障企業發展就是保護消費者擁有親民價格的“合格品”,品質增值品牌,品牌引導品質,這就是Remax與消費者形成和諧共生的關系。
價格應該建立在價值基礎之上,讓價值引導價格的理性,帶動全產業鏈的利潤常態化。Remax做到了價值主導價格的和諧機制,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價值真正的對“野蠻市場”進行撥亂反正,“馴化”了拼價格的怪圈。
工匠精神將配角做成主角
充電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同時,正是這不起眼的角色,能將“配角”打造成“主角”,考驗的便是企業的核心價值和工匠精神的專注。
徐總講起充電寶如數家珍,如鋰電池、石墨烯研發、充電寶的國標完善等等。想起一件關于充電寶的趣事,一位同事辦理登機時,因為安全檢查要求,針對充電寶的要求格外嚴格,所以機場安檢人員對于充電寶就更加關心。當被問充電寶的品牌時,這位同事卻答不上來,只是一味的說用了很久很安全。
就在那時,才注意到充電寶也是有品牌的。經過此次登機安檢后,這位同事明白了品牌事無巨細的影響著每個人。品牌就是對安全性的“合格保障”信用標簽,尤其是經歷野蠻生長后的充電寶行業,更加會重新洗牌,品牌為王。Remax就是能將配角做成主角,有品牌識別度和認可度。
如果說充電寶只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冰山一角,這幾年只是一個混沌洗牌過渡期,那么2018年將是眾多品牌過不了的冬天。草根的野蠻生長年代已經過去,市場已經進入到精英時代,是品牌和文化內涵的時代。品牌匯聚的是企業價值能量,品牌價值決定了企業是否能走多遠。
這與Remax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敢于“逆市場”的灰色規則,讓Remax“逆流而上”,對于成本控制,利潤的堅持,選擇市場上具有特立獨行的發展路徑。在一片紅海中闖出一片藍海,更確切的說是“創出”一片藍海,是對品質的堅持和品牌的堅守,終得品牌市場的藍海。
“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Remax堅持現金流,不退換貨的做法雖然遭到國內“主流規則”的排斥,卻讓Remax收獲了國外市場,這種符合國際規則和外國人消費習慣的做法,迅速吸引了國際買家,助力Remax打開國際市場。
這場“不遇而遇”的“市場基因”,不僅為Remax收獲國際市場,更讓國外買家重新認識到中國品牌的價值。這是一場讓國際社會重新認識中國產品的“品牌風暴”。不退換貨就是對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有信心,是品牌的價值所在。
做有溫度的企業 實業興邦的踐行者
多層面的入手,讓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具有競爭優勢。同時,“逆市場灰色規則”的思路,讓“隱性成本”不再壓榨企業的盈利空間。少了人情世故、潛規則,多了人文關懷,有溫度的企業才有感染力和號召力。
“所有客戶不接待不搞酒桌圈子”,公事公辦使得企業邁開步伐,一心一意的發展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衡量國力強弱的硬指標。雖然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利潤微薄,虛擬經濟旺盛,但這是“虛火”。
徐總表示,歷次經濟危機都是因為經濟的“虛火”旺盛所導致的,泡沫五光十色,非常奪目,一旦擠破,則非常難看,細看每個經濟體在經濟危機中的表現,可以看到實體經濟在抗經濟危機的作用。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虛擬經濟過于繁榮,但新經濟模式被虛擬經濟“帶歪了”,不把客戶當做有溫度的人,將客戶變成冷冰冰的數據,進行“數據擴張”,融資套現,形成惡性循環。
有溫度的企業不做冷冰冰的“數據侵略”公司。Remax不追求互聯網公司的暴利,更不懼怕實業利潤的微薄。始終堅持唯有溫度的企業,才會有和諧的消費關系,締造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Remax采用線下帶動線上的模式的營銷模式,體驗感與大數據精準畫像并重,夯實企業在生產銷售的有機鏈接。徐總介紹Remax已與移動、聯通、電信合作,將在這三家企業的運營網點試行線下平臺合作。這是Remax進一步優化多渠道的強強合作。
從人群定位、消費需求、設計理念多角度審視實體企業發展中的弊端和優勢,解決實體經濟中的痛點。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優勢,精準為目標消費群體精準畫像,銷售做到精準投放。同時,設計風格適合時下個性化的追求,滿足80后、90后,甚至00后追求的時尚感。
當Remax以“好看”的“合格品”問世,定義電子消費的 “輕時尚”,是現代城市消費群體中的品質生活。這就是為什么Remax設計團隊上百人,而沒有業務員,Remax注重設計,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是質的飛躍。為企業優化生態全產業鏈,擁有做“減法”的思維和心態,減去繁縟末節,提速企業流程,達到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把蛋糕做大”,這是Remax始終堅持的市場擔當,市場是無限寬闊,足夠的空間容納。實體企業除了內部調整之外,更重要的是轉換思維,積極調動主觀能動性,開拓市場的深度,而不僅僅是廣度。
同時,“重設計”讓Remax擁有知識產權,在主動開拓國際市場上如虎添翼。品牌主導更適應“渠道為王”轉變后的市場需求。將“渠道為王”時期的本末倒置現象所產生的“灰色”算賬方式的冗長成本一舉打破,讓產品價格回歸價值理性,更讓品質匹配產品的基礎屬性。
實業興邦是敢擔當者的名片,肩負實體經濟穩中向好、好中提質的責任。實體經濟耕耘于國民經濟命脈,有溫度的企業溫潤人心,又堅毅于國家之崛起。
緊隨一帶一路戰略 中國品牌“走出去”
Remax擁有自建產業鏈,徐總表示,Remax經過實踐甄別后,認為自主的生產線是完善公司生態系統的最好的基礎。很多公司認為代工會比自建生產線要節約成本,其實并不是,因為代工所付出的成本是更大,是隱形的,隱含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一旦代工環節出現問題將是致命的,危機品牌形象。
自有產業鏈的優勢在于這是根植于公司生態體系內,完全可控的端口,利潤空間與運營相輔相成,形成“合理利潤”。實業就要實打實,當作一份事業來做。尤其是Remax風生水起之后,被眾多企業“模仿”,從產品樣式到經營模式,但總是屁股后面的跟跑者,卻不能超越Remax,難以比肩。
扎實的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走出去”的重要保證。如今,中國企業迎來了春天,“一帶一路”的引領作用非常顯著。徐總表示,Remax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借助“政策紅利”,在東南亞市場的占有率達70%,甚至有的國家高達90%。
并舉例在緬甸的月銷售額都過三百萬,泰國的經銷商在曼谷已經自建總部大廈,并投入使用,這就是“一帶一路”帶來的“紅利”,共享中國政策發展帶來的成果,將各國人民的經濟利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各國人民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分享到經濟效益,這是“一帶一路”最實惠、最直接的效果。
不僅限于東南亞國家,南美的阿根廷,中東歐的捷克,早早布局,并在“一帶一路”提質增量的助推下,Remax打開當地市場,并獲得市場占有率,在銷售量上獲得長足發展。并且在南美、中東歐整體區域市場發展上更加快捷,符合當地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展現了Remax“走出去”與“本土化”的著眼點。
企業品牌建設,就是與經銷商、消費者建立黏性,是品牌的忠誠度可以說是“粉絲型客戶”。有時經銷商對Remax品牌的維護比Remax還要強烈,這就是品牌屬性的升華,是“一帶一路”帶來的品牌走出去,樹立的品牌自信。
徐總介紹Remax的發展具有層次性、遞進性,專注于價值最高點,使其理性回歸發展,達到企業發展與政策導向緊密結合。對于政策解讀與專注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弘揚伴隨著技術革命在生產力上的牽引作用。
扭轉中國品牌形象從點點滴滴開始,Remax有信心為中國品牌、民族品牌樹立成長的成功路徑,作為中國品牌成為國際品牌的標桿。徐總認為,中國企業走了太多的彎路,賺了太多的快錢,卻從來有沒有意識到踏實的每一步才是成功,快錢是無底洞,是污損品牌的泥垢。
中國經濟實力強了,但路子要寬起來才行,“一帶一路”帶來的政策寬了,企業一定要跟上,企業“走出去”的路子更寬。徐總注意到,走訪了全球很多城市,明顯感受到中國的強大。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上世紀歐美見到黃皮膚會問“你是日本人?”,而現在則是問“你是中國人”,甚至用中國話問你好。
同時,中國創新環境、創新意識非常強,尤其是深圳,新加坡、倫敦、洛杉磯等發達城市,在創新拼勁兒上不如深圳,創新活力旺盛,Remax非常幸運與這么多的創新創業企業同在一座城市,身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有實踐中國夢的理想和動力。
中國世紀!中國企業一定要用好“一帶一路”輸出品牌價值,Remax始終將品牌輸出作為公司戰略。中國的龐大要變成強大,就必須涌現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品牌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項重要戰略支撐點,加速中國企業成為世界品牌是偉大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價值回歸 價值觀共識
中國經濟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是黨中央正確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腳踏實地的集體措施,是中國社會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文化使然。同時,中西方文化擁有不同的文化優點和特點,Remax對于西方文化所秉持的契約精神視為企業發展的基礎,正如產品以“合格品”為基點,正是對客戶的遵守契約,與中華文化的人文情懷,凝聚了品牌價值的構成。
伴隨著經濟的成長,文化的自信,重拾中華文明的文化精髓,貫穿于每一位中國人的內心。徐總覺得,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古文明沒有延續性,而中華文明卻源遠流長、持續至今,不正反映出中華文化的內在核心價值的生命力嘛。
如今,中國價值回歸,是企業家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更是對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文化自信。Remax不忘初心,認為中國企業要有中華文化的精氣神,才能體現出中國品牌的價值導向,夯實百年企業的基石。
中國國學的火熱正是中華文明的價值回歸,也是價值觀的回歸。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滋潤著中國儒商精神,價值觀的回歸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是豐富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是中國綜合實力的演變過程。中國參與到全球自由貿易之中,是大國擔當,也是共享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經驗。中國企業應該更加自覺的宣傳好、服務好“一帶一路”的實踐擔當角色,參與到“中國經驗”的文化輸出、經濟模式輸出。同時,也是輸出中國品牌,樹立中國模式的共享精神,樹立中國文化自信,共享中華文明帶給世界人民的文化食糧。
企業一定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政府的大政方針相結合,在發展中共享政策紅利,在積極開拓進取中體現政策的導向性和引領性。“一帶一路”為企業“走出去”揚帆起航,Remax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謀求新作為。
問答部分(電子商會,以下簡稱:問;徐勇總經理,以下簡稱:答)
1、問:請問貴公司在人才建設上如何管理?
答:Remax堅持唯才是用,更加重視德才兼備,非常注重孝順的人才,因為百善孝為先。中國的強大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回歸,如今國學熱就是表現之一。Remax衡量人才是多維度的,這就是為什么團隊建設的重要性,打造發揮所長的平臺,體系化的人才環境。
2、問: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Remax是如何應對的?
答:中國創造標志著中國的經濟轉型,從單純的代工制造,成為具有知識產權的生產制造,是產業升級。Remax自創立之初就以原創設計團隊為核心,建立優秀的設計團隊,一直沒有銷售人員,就是明白企業發展靠的是創造力,而非簡單的推銷。Remax將加大力度為與各界合作,提升設計中的文化素養。
3、問:請介紹一下貴公司的市場戰略規劃,如何在海外取得成功,值得企業借鑒的?
答:Remax是自創立之始就開拓國際市場,并取得一定成績,然后國內市場并重發展。Remax具有嚴格的品質把控,完全適應歐美市場的嚴苛標準,這是Remax作為中國企業的優勢。中國企業向要在國際市場有所作為,一定要注重品牌建設,Remax的品牌建設放在首位。
4、問:貴公司的企業文化、店面的設計非常注重體驗感,如何定位服務,這種靈感來源于哪里?
答:現代社會講究的是體驗感,而非過往的硬性購買場所,所以Remax在華強北的旗艦店上突出體驗感,有精品店的感覺,結合星巴克、無印良品的理念,當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Remax堅信踐行的信念。當然,對于員工,秉持著家人的關系,這樣員工會傳遞給每一位顧客,這就是有溫度的企業。
5、問:最近有一款3D電風扇從海外火到國內,你怎么看待這一類的逆襲,黑科技是否是助力中國創造在彎道超車?
答:其實中國這類“微創新”已經讓世界所矚目,其實中國的大企業的某些創新也讓國際巨頭去“模仿”。可是這類“微創新”只是開始,中國企業并不應該滿足,現在只是撬動創新版圖的一小角而已,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Remax深知大膽的創新與沉著的態度同樣重要,所以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提供完善的產品。
6、問:您怎么看待國家政策所帶來的利好,企業如何運用?
答:國家政策是風向標,沒一家企業都應該利用好政策紅利,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一帶一路”就讓Remax受益匪淺,在沿線國家的市場平均占有率70%,這就是很好的讓企業在供給側改革中“走出去”,讓中國企業將品牌輸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國人的中國夢得以實現。Remax非常珍惜諸如“一帶一路”國策所帶來的巨大紅利,并且認為中國品牌更自信,輸出品牌、輸出價值觀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