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電子元器件采購痛點: 痛定思痛
電子元器件采購從表面上看很容易,不要以為就尋找新供應商、下單、催貨、處理發票、品質協調、訂單變更、倉儲入庫、交期、會客等等。但是在采購電子元器件的過程中,需要控制采購成本,又要保證采購質量。每次聽采購抱怨總是那幾個事,不是給放鴿子就是貨出現問題,所以做電子元器件的采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供應商篩選難
對于一個好供應商來說,無非滿足我們以下要素:產品質量有保證、供貨有保證、服務有保證、交期有保障、價格最合理、企業信譽好等。供應商選擇是整個供應鏈管理的“獅頭”,直接決定了后期的供應鏈管理工作,重要性不言自明。采購人需要對經營不善的供應商適時進行淘汰,實力較強的供應商良性發展,逐步優化供應鏈。
降本壓力大
降低成本是采購人不變的話題。自然也是難題。哪怕在去年大部分原材料暴漲的年份,有些企業依然自視“店大”,毫不在乎外部市場行情。這種時候,自然所有的壓力就過渡到了采購人員身上。比如某著名的美資企業,世界500強,在PCB全行業都在暴漲的情況下,依然要求PCB價格每季度按5%的梯度cost down, 如果采購人員達不到要求,那就主動讓位給有能力做這個工作的其他人。電子元器件采購人這兩年的心理落差最大。以前采購是大爺,現在反過來了。
采購模式的落后
比如能用ERP系統解決的采購工作,你偏偏要人工解決,必然導致效率降低,信息不對稱,有些甚至導致腐敗。更嚴重的,在有些公司,一旦采購人員離崗,你會發現很多供應商信息也跟著消失。還比如憑經驗采購,也即主觀能動性為主,這種行為會嚴重制約生產成本的降低和物資管理水平的提高。
采購量大耗時長
原廠一次性提供他系統里頭所有訂單的交期,數量多,更新耗時;進貨時,原廠也不是按訂單一一發貨,有的時候是好多訂單一起發,進貨申請錄入也是很耗時。
呆滯物料浪費嚴重
物料存量過多,耗用量極少,而庫存周轉率極低的物料就是呆滯物料。這在每家公司都是一個常見問題,有些處理得當,有些成為痛點。滯物料產生的原因:客戶更改或取消訂單,供應商送貨質量問題,客戶退貨等等。
文章來源:正航軟件https://www.chixm.com/inform/1309.html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學習交流用。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
